本文在臧家林所述学习方法上修改所得。

第一式:破书式(快速构建框架,节省时间精力)

少看书,将本来预备一个月看完的书,压缩到2天就要“看”完,建立框架,入门。不要慌着做笔记。

第二式:想象式(利用碎片时间,提升思维能力)

互联网知识主分两大部分,一是在线上传输的,一是在设备里运行的。

  • 对于线上传的(固定内容的):内容要牢记。
  • 对于设备里运行的(不可见的,难以描述的):结合对应逻辑,换位思考,投入其中,去不断的想为什么?如果是我来设计解决,我会怎么办?只管去想,别怕别人笑话,吃饭睡觉走路都可以想。

第三式:强迫式(牢固基础)

  • 第一遍(补充框架主要内容,填充基础):强迫自己去看书(去学网课),遇到不会的仔细思考,实在不会的标记下来,继续往下学,当完成一遍学习后再回看之前标记的不会的(降维打击)。
  • 第二遍(补充框架细节,打牢基础):强迫自己脱离书本去实践去做各种练习各种实验,遇到有难度的先照着弄,再在一定经验上思考本质。然后降维打击,去思考之前标记的不懂之处。
  • 第三遍(不断优化,提炼精华):强迫自己去面对更难的题目,然后在降维打击。

第四式:争论式(费曼技巧,查漏补缺,全力以赴)

  • 将自己所学内容,趁热打铁,去教授给别人(写教程、或用空白A4模拟教学、或论坛讨论、或朋友讨论),去认真争论每个细节,突破思维局限性,不断争辩,越辩越明,更透彻地理解。
  • 去看更多书籍,做更多实验,凡有所得一定要尽快能够脱稿讲出来,讲清楚,讲精华,将几十个小时的课程用十几分钟讲清楚。

第五式:攻击式(找短补短)

学过一段时间了(2、3年),体系也构建了,绝大部分内容也涉猎了,自认为学得很扎实,但要说出自己的道(独有体系),遇到问题,系统分析还是有一定难度。遇到的问题总是片面,理论也都粗略懂了,看起来懂了,看过的,但遇到问题还得查。就要知道自己到底哪些是真懂的?哪些是假懂。

  • 做练习题,分很多科目,专项练习,综合练习,自认为什么水平就做对应水平的题目。每天有空的时候就做练习题,10分钟,20分钟都可以。不要背答案,做题时要分析清楚
  • 不断练习到一定时间程度后,找别人来做评估,让别人不断攻击你,提问你,方方面面。若自己都能答的头头是道,解析透彻,才算真正的掌握了。

第六式:问答式(精益求精)

这一式接着攻击式来的,相辅相成,精髓是在建立缜密的整体思维方式和深刻理解技术原理,利用好自己的资源和环境,提升解决问题或者技术交流的能力。

  • 平时学习的时候,要多给自己找问题,不能喜欢自圆其说,反正把答案作对就算了;要求把这些问题,自己理解清楚,自问自答;实在想不明白,问其他人。不能等有人深刻理解再来给你说,而是要多主动去学习思考,去推动大家思考,然后把成果和大家交流,一定做到精益求精。
  • 问之前要构想好整体架构,在哪一步不清楚,要表达清楚,这样才能一步步推进,使逻辑前后一致,非常严密。

第七式:激发式(内驱动)

激发自己的潜能,很多情况下招式正确了,但没有斗志,没有志在必得,则效率仍然是很低的。无论如何,在学习的过程中,总会有各种各样的阻力,很多时候不是技术的问题,克服这些问题,靠的是意志力和决心;不愿意去理解,那是还没遇到问题而已,总有一天,检验真正的实力的时候,会发现书到用时。而不是书到用时方恨少!

  • 关键要摆正心态,敢于去挑战!你最终成为什么和你想成为什么的关系是最大的,如你敢去做大型网络的实验,那么就真的能理解那里面的知识。若一直学入门知识,终究还是个低手。不过目前做不做地到,要有这个想法、目标。去做了,或许成功、或许失败,但是如果连这个目标都没有,那么根本没有达到的一天。蹲街边和到麦肯锡工作是由不同的想法决定的。
  • 遇到问题不要逃避,不要侥幸,敢于挑战,相信自己!遇到困难,理解不了的技术,就想忽略过去,这若成了惯性就不好了;时刻激发自己去弄懂它,要有好奇心。

第八式:熏陶式(外辅助)

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是何其的重要,能够事半功倍!如能找到志同道合之人一起 学习,那么 效果会好很多。整天接触到的、讨论的、闲聊的,都是学习内容,在这样的环境里面,从各方面巩固学习的成果是很有用的。

  • 加入水平更高的团队或环境,接受高水平的熏陶,如刚开始学习基础知识,不知道方向,瞎撞。而参加一个高水准的讨论的话,能真切感受到,你将要掌握哪些知识,到什么程度,或许根本听不动,但是这会在你脑海里留下印象,慢慢地你学习轨迹就清晰化。
  • 有多少力出多少力,别怕嘲笑,要打开思维!熏陶不是单纯讲接受熏陶,坐享其成,而是作为一个团队,大家共同往里面出力,基础虽然大不一样,但水平相近的也要多交流。这就是我们常讲的学习要"OPEN"。在此过程中也能很好地锻炼presentation,拿高薪水,靠的就是这个。

第九式:综合式

独孤九剑,每一式都不是孤独的,而是关联的,威力最大就是能够综合起来使用。"破书"是避免把精力投入到死胡同里,而"争论"在集中在一点上,把精力用在刀刃上。

知识是没有捷径的,如不想去理解掌握,那还有更加好的,不需要用到这九式剑法,独孤九剑的目的是为了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。

Q.E.D.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舟清颺的个人博客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